中国体育报记者 李博配资在线导航官网
在深化体教融合、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,体育支教已成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关键抓手。2025年上半年,四川省体育局统筹组织四川体育职业学院、成都体育学院、西昌学院三所高校,向凉山州盐源县、昭觉县、布拖县累计派遣55名体育支教志愿者,教授22所学校的348个班级,覆盖共计18394名中小学生,将体育支教的根系扎进巴蜀大地的土壤。
在昭觉县,西昌学院支教队伍创新引入飞盘、武术、三人板鞋等运动项目,借力奥运冠军殷剑等凉山籍优秀运动员开展冠军进校园活动,为三千余名学生提供可复制的教学模式。同时,四川省体育局立足实际需求,在昭觉县民族中学举办2025年体育支教暨“体育冠军进校园”活动。从捐赠体育器材到邀请冠军宣讲,从开展体质健康讲座到实施体质健康筛查,四川体育支教工作以分层教学、科学评估提升青少年体育技能,让体育成为乡村振兴中“从幼苗到繁茂”的韧性力量。
在布拖县,成都体育学院支教队伍创编的彝族特色课间操,为县内万余名学生对口搭建体育支教交流平台,“体育为载体、精神为内核”的体育支教新路径正持续发展。在布拖县依撒中学,世界冠军赖柳燕老师结合“哪吒”形象和武术技巧,将南拳南刀技艺带入课堂。赖柳燕表示,示范课以武术传承中华文化,希望通过支教让更多孩子感受体育魅力,助力基础薄弱地区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。
半年征程,体育支教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。在盐源县,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支教队伍以足球、篮球为基础,系统开发耐力训练项目,构建涵盖三千余名学生的篮球赛事竞技体系。今年六月,2024年男子万米全国冠军杨克古作为盐源籍冠军代表,为龙塘小学、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分享,“我能行”的信念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萌芽。
“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,我希望更多的孩子们也爱上体育、享受运动配资在线导航官网,我相信体育运动带来的坚毅品质能够陪伴他们一生。”杨克古感触的背后,是四川体育支教传递的明确价值:体育支教的真正力量,在于破除认知藩篱的思想启蒙,为山区孩子开拓多元成才的赛道。接下来,四川省体育局将持续推进体育支教志愿服务,以高校专业资源为节点、以县域需求为枢纽,推动体育支教从“项目化行动”升级为“可持续生态”。让每一座大山都有能力变得枝繁叶茂,让每一片土地都能孕育冠军梦想,也让每一代少年都在奔跑中传递希望的火种。
日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